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大奖之一,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含金量,但是换一种说法,其重要意义就会显得更加直白了——在学术界,三大奖是院士的风向标。也就是说千红网,学术人才想要问鼎最高荣誉,必定要以三大奖打底,其严苛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针对各个行业领域的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技术创新性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应用推广,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在推动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因此,近些年的三大奖也几乎被各大985名校斩于马下,花落普通一本高校的数量不过寥寥,毕竟一般高校中很难有如此出色的顶尖师资,可以承担重要的国家级项目并做出成效。
石油行业作为重要的发展资源,其科技创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较为突出千红网,因此该行业领域的高校相对来讲就有更多机会问鼎三大奖,不过这也需要高校的科研平台扎实、师资力量强劲。长江大学参与的《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项目在202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侧面证明了该校实力。
展开剩余74%值得关注的是,这份荣誉并不是一日之功,也并非侥幸获得,据了解,长江大学石油学科在30年内获得了17项国家科技奖,涵盖特等奖、一等奖等全部奖项类别,成果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储运、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多项技术突破国际难题,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标杆。
同时,该校更是在石油领域内承担着着引领者的重要角色。长江大学在石油领域的科技创新历史悠久,1991年,原江汉石油学院机械系符达良教授带领团队参与研发的“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开创了学科获奖先河。
其科研成就不仅创新,更是长久以来都在推动着行业的发展,通过优化井网设计、开发专用软件和钻具力学分析,使钻井效率提升28%~32%。 这项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方案”的技术,至今仍在油田广泛应用。
自此以来,长江大学获得众多“解决世界级难题”成就,不断突破,吸引众多项目与顶尖人才,继续支撑该校在石油领域的不断深耕。2023年7月11日,该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菲菲就得到了人民日报的报道与赞扬,能够在30岁破格升教授,与其在行业领域内的不断突破密切相关。
“致力钻井领域前沿技术、带领团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缓解国家油气钻井“卡脖子”问题”,这些都是人民日报对他的评价,据了解,张菲菲带领团队开发出了更适合我国油气行业需求的自主知识产权钻井软件,实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大部分功能,部分算法及功能还超越了国外水平,并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下属的8家单位实现应用,缓解了油气钻井软件“卡脖子”问题......
如此突出的成就在他的身上不胜枚举,这也是他能够破格的原因所在。而在他受到高度赞誉的同时,长江大学也功不可没,除了慧眼识珠,大力引进优秀人才,该校提供给张菲菲的科研资源与支撑更是他能够取得如此显赫成果的原因所在。
也正是凭借着对人才的大力投资和在行业内层出不穷的突出成果,长江大学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顶尖人才前来发展,也帮助他们获得了更多更卓越的国家级项目立项。
这样的深远发展也延续到了今天,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共建长江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省企共建工作正式落地,为长江大学加快推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再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去年9月,长江大学还中标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重大项目,中标金额94611001.50元,创造了长江大学单项技术服务合同金额新的纪录,这是长江大学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承担的重大项目之一。“亿元大单”不仅是政企对该校的深刻信任,也促进了该校整体实力的进一步上升,在石油行业越走越远。
无论是从科研成就、科研人才或者是行业地位等哪个方面进行考察,长江大学在石油行业领域的领跑地位都毋庸置疑。当然,无论是项目、师资、资金或是行业地位千红网,最终的直接受益落点还是学生,所以,该校领军地位的效应会辐射到学生发展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对科研人才还是考生来说,长江大学都是毋庸置疑的优质选项。
发布于:陕西省点点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