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盈股网配资,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IPO日报
9月3日,港交所官网披露,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晟新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公司继此前2022年启动深交所上市辅导、2024年12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失效后,这次第三次谋求上市。
IPO日报注意到,接连三次闯关的金晟新能近年来收入持续下滑,净利润三年半累计亏损8.08亿元,且亏损持续扩大。
累亏8.08亿盈股网配资
金晟新能是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一系列再生利用产品,主要包括碳酸锂、硫酸镍及硫酸钴,公司的产品在下游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锂电池主流应用场景,形成了全面且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闭环。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金晟新能是全球第二大的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第三方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金晟新能实现收入分别约为29.05亿元、28.92亿元、21.57亿元、9.37亿元,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同比减少5.83%;同期,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51亿元、-4.71亿元、-3.44亿元、-1.44亿元,累计亏损8.08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同比轻微扩大。
收入中,金晟新能的主要营收来自“锂再生利用产品”和“镍再生利用产品”,近半年,来自这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近80%。
对此盈股网配资,金晟新能表示,公司2022年收入表现亮眼主要是由于电动汽车及储能行业等下游行业迅速增长令需求激增,带动公司的产品销量及平均售价上升。而公司于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毛亏损及净亏损,主要由于主要产品的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因原材料采购与产品加工及销售完成之间的时间差所产生的定价错配及公司于2023年及2024年的存货出现大额减值亏损。
此外,自2023年以来,金晟新能新生产线的产能提升及因业务扩张导致的开支增加亦导致出现毛亏损及净亏损。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9800万元、1亿元、7710万元及5240万元,分别占公司于各期间收入约3.4%、3.5%、3.6%及5.6%。
三谋上市
虽然对收入逐年下滑进行了解释,但不难看出,公司2022年业绩是近年来的高峰。事实上,2022年公司正值巅峰之时曾开启了上市辅导,计划前往深交所上市,但随着公司业绩下滑、A股上市环境收紧而在2024年8月取消了上市辅导。
仅仅四个月后,2024年12月20日,金晟新能就申请了港交所上市。
融资方面,金晟新能已完成五轮投资,从2021年完成A轮融资开始,到2025年5月进行的股份认购,分别筹集1.3亿元、3亿元、6.1亿元、3.21亿元、1.48亿元,合计融资15.08亿元。
但金晟新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从2022年末的2.11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0.37亿元,大幅缩减。可见,公司融资有一定的急迫性。
本次金晟新能IPO募资金额拟用于支付公司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生产基地的用于处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的基地建设的部分开支;拓展上游原材料资源;加强公司的研发能力及吸引人才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金晟新能由李氏五兄弟——李森、李鑫、李尧、李炎和李汪共同创立。目前,李森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鑫为执行董事兼副董事长,李尧为副总经理。IPO前,根据一致行动协议,李氏兄弟与江西东亮有权控制公司投票权总数约47.87%的行使。此外,李森为肇庆晟达与肇庆森龙的普通合伙人,并控制透过肇庆晟达及肇庆森龙持有的公司投票权总数约7.82%。李氏五兄弟合计控制公司约55.69%投票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何俊熹 盈股网配资
点点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